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

臺灣現代戲劇專題-授課教師與助理介紹


臺灣現代戲劇專題:授課教師與助理介紹

Topics on Taiwanese Modern Drama


Ø基本資料:石光生  教授

ØEmail: kuang@ntua.edu.tw

Ø個人網址:http://www.ksstone.blogspot.com/

Ø學經歷
東海大學外文系學士(1976)BA
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1979)MA
美國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戲劇碩士(1986)MA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戲劇博士(1992)PhD
國立中正大學外文系副教授(1993-1996)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1993-1995)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副教授(1996-2001)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教授(2001-2003)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系兼任教授(2001-2003)
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教授兼系主任(2003-2004)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教授 (2004-2006)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兼任教授 (2003-2007)

Ø現任: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與劇場應用系教授   

Ø專長:中西戲劇、臺灣戲劇、戲劇理論、儀式與戲劇、
       偶戲、戲劇編導
Ø獎勵:

1. Harry Kurnitz Creative Writing Award, UCLA, 1987.
2. 第一屆蔣經國學術交流基金會博士論文獎助, 1990.
3. 第十七屆高雄市文藝獎戲劇創作類首獎, 1998.
4. 國科會88學年度甲種研究獎勵, 1999.
5. 國科會89學年度甲種研究獎勵, 2000.
6.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96學年度人文社會學院研究獎勵, 2005
7.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96學年度研究獎勵, 2007
8.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97學年度研究獎勵, 2008
9.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98學年度研究獎勵, 2009

Ø重要學術著作、教學與研究、期刊論文

(1)期刊論文

1.〈變調的悲劇:解讀《三次復仇與一場審判》〉,《中外文學》,Vol.23, No. 7, 199410 86-102 

2.〈論儺戲的巫教根源〉,《藝術論衡》,台南:成大藝術研究所,第2期,199685-18

3.〈文藝季DIY之研究─以高雄縣市為例〉,《欣欣社區‧新新故鄉─85年度全國文藝季精華錄》,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8,439-450。

4.〈臺灣皮影戲歷史分期初探〉 Fiction and Drama (《小說與戲劇》)台南成功大學外文系Vol. 10, 199889-26。(獲得國科會88學年度甲種研究獎勵)

5.〈執行民間藝術保存之實際與展望─以「新錦福」傀儡戲技藝保存計畫為例〉,《復興劇藝學刊》,第25期,1998‧10,35-44。

6.〈論廉茲與布希納的理論與戲劇結構、語言及民謠之運用〉,《藝術論衡》,台南:成大藝術研究所,第4期, 1998‧10,15-39。

7.〈論英國戲劇對德國的影響1583-1840Fiction and Drama (《小說與戲劇》)台南成功大學外文系Vol. 11, 1999103-26。(獲得國科會89學年度甲種研究獎勵)

8.〈論南臺灣偶戲的變革與發展方向〉,《藝術論衡》,第6期,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2000‧11,19-28。

9.〈南臺灣傀儡戲結婚酬神表演過程的儀式與戲劇意義〉Fiction and Drama (《小說與戲劇》)台南成功大學外文系Vol. 12, 20001219-36

10〈國內外戲劇教育史概述〉,《藝術與人文教育》,台北:桂冠圖書,2002‧10,52-72。

11.〈論紀蔚然《黑夜白賊》的寫實跨文化挪用〉Fiction and Drama (《小說與戲劇》)台南成功大學外文系2003619-41

12.〈教育與文化藝術─以校園皮(紙)影戲為例〉,《臺灣教育》,第628期,台北:台灣省教育會,2004‧8,23-28。

13.〈論張德成皮影戲《內臺演戲記錄》(1952-1967)反映的臺灣內臺戲劇場文化〉,《民俗曲藝》,146期, 2004‧12,157-216。

14.〈王昭君故事於臺灣戲劇文本書寫之異變:以高甲戲《王昭君》與皮影戲《昭君和番》為例〉
 《高應科大人文社會科學報》,第2期,2005‧7, 1-19。

15.〈台灣戲曲文化產值的新思考:以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布袋戲主題知識網為例〉,
     彰化:明道科大2006‧10。

16.〈論近來台灣傳統戲曲文本的歐洲作品改編:以歌仔戲與布袋戲為例〉,俞大綱百歲週年紀念研討會,羅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7‧5,327-349。

17.〈南台灣傀儡戲藝術〉,《臺灣博物》,96期(26:4),2007.1268-73。

18.〈新興閣鍾任壁1953-1970內台金光戲的劇場演藝〉,《海峽‧文化遺產》,浙江師範大學,1期,2009.4,41-64。

19.〈臺灣皮影戲的演變進程與藝術特色〉,《新莊文化》,第20期,2009.12,頁35-40。

20.〈論《樓蘭女》的跨文化詮釋〉,《劇場事》,第8期,2010.2,頁9-27。


(2) 研討會論文

1. Shih, Kuang-sheng (石光生), 1994‧10, "The Maogusi: A Ritual Theater," paper read at the Conference of New York Asian Studies, Utica, New York, U.S.A. (獲國科會全額補助)

2.〈皮影戲傳承工作之檢討與藝生出路之研究〉,《民族藝術傳承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教育部,1995‧5,95-106。

3.〈執行民間藝術保存之實際與展望─以「新錦福」傀儡戲技藝保存計畫為例〉,《八十六年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1997‧6,259-269。

4.〈經營與管理鄉鎮展演設施的理想與實際〉,《87年度鄉鎮展演設施(南北區)經營管理研討會專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4,63-72。

5.〈論蔡龍溪皮影戲文物之研究價值〉,《八十七年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1998‧6,85-116。

6.〈論高雄地區劇運發展的幾個問題〉,《1999臺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社區劇場》,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6,117-150。

7.〈高雄地區掌中戲團生態演變初探〉,八十八年傳統藝術研討會,鹿港: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1999‧5,182-209。

8.〈臺灣三大偶戲的過去與未來〉,《2000偶人藝術教育交流研討會成果冊》,岡山:高雄縣政府文化局,2000‧843-58。

9.〈王昭君故事於臺灣戲劇文本書寫之異變〉,「海峽兩岸高甲戲學術研討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1‧10。

10.〈臺灣戲曲中哪吒的形象刻畫〉,《第一屆哪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中山大學清代研究中心,2002‧10171-196。

11.〈論紀蔚然《黑夜白賊》的(非)寫實跨文化挪用〉,《海峽兩岸及香港地區當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2002‧12,168-203。

12.〈論張德成內臺演戲記錄的研究價值〉,《臺灣傳統戲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成功大學,2002‧12,141-185。

13.〈南臺灣偶戲的研究歷程、意義與未來〉,「民間藝術保存傳習計畫綜合論壇」,國立傳統藝術中,2003‧11。

14.〈傀儡戲〉與〈皮影戲〉輯入《臺灣傳統戲曲》,陳芳主編,台北:學生,2004‧9,415-516。

15.〈重估蘭陵《荷珠新配》的演出與實驗劇場〉,《台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12,213-246。

16.〈偶戲天地〉,《天工四響》,台南:成功大學博物館籌備處,2005‧4,9-36。

17.〈歌仔戲新方向的思辯:從《青春美夢》文本考察〉,《戲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紀念汪志勇教授逝世週年》,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2005‧11,179-193。

18.〈莫里哀對十八世紀俄國喜劇的影響〉,「2006莫里哀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2006‧4,250-267。

19.〈南台灣傀儡戲劇場藝術的蛻變〉,高雄縣傳統藝術研討會,高雄市,2006‧8。

20.〈台灣戲曲文化產值的新思考:以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布袋戲主題知識網為例〉,明道管理大學,2006‧11。

21.〈從文本到表演的詮釋:論台語版《利西翠妲》的呈現〉,「2007亞里斯多芬尼茲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2007‧419-35。

22〈論近來臺灣傳統戲曲文本的歐洲作品改編:以歌仔戲與布袋戲為例〉,俞大綱百學術研討會,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7‧5。

23.〈超越或扭曲?:文化產業期台灣戲劇跨文化改編的困境〉,《2007海峽兩岸華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壢;中原大學,2007‧6,1-20。

24.〈日據時代台灣皮影戲的蛻/退變〉,《2007海峽兩岸抗戰文學研討會》,廈門,2007‧7。

25.〈台灣劇場(1920s-1940s)有Dario Fo 嗎?〉,「2008達利歐‧弗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2008‧5。

26.〈論台灣全國學生創意偶戲比賽所見的創意與問題〉,「節慶策劃與經營國際研討會」,高雄縣文化局石光生,2009‧2,。

27.〈我對編劇的幾點看法〉,「編劇理論與實務教學研討會」,文化大學,2009‧5,。

28.〈論當代傳奇劇場《樓蘭女》的跨文化詮釋〉,「『語言文學』教學學術研討會」,明道大學石光生,2009‧5。

(3) 專書

1.《高雄縣立文化中心皮影戲館籌建專輯》,岡山: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4‧8。

2.《重要民族藝術藝師生命史(I) ─皮影戲張德成藝師》,台北:教育部,1995‧4。

3.《皮影戲藝師許福能生命史》,岡山: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8‧12。

4.《蔡龍溪皮影戲文物圖錄研究》,岡山:高雄縣政府文化局,2000‧5。

5.《南臺灣傀儡戲劇場藝術研究》,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0‧6。

6.《尋找南臺灣傀儡戲生命力》,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0‧12。

7.《中國儀式劇場藝術的發展與變革》,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1‧4。

8.《馬森》,「現代戲劇館叢書」,台北:文建會,2004‧12。

9.《永興樂皮影戲團發展紀要》,羅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5‧11。(獲得優質官方出版品)

10.《屏東縣布袋戲的流派與藝術》,羅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7‧6。

11.《合興皮影戲團發展紀要暨圖錄研究》,岡山:高雄縣政府文化局,2007.11。

12.〈導讀〉,《希臘悲劇之父全集》,台北:書林,,2008‧1,7-39。

13.《跨文化劇場:傳播與詮釋》,台北:書林,2008‧10。

14.《鍾任壁布袋戲技藝與傳承》,台中:國立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2009‧12。

15. 《照光弄影─影藝文化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10.4。


(4) 戲劇文學創作

1.《小兵之死/1995》(「臺灣世紀末三部曲─(I)」),臺北:書林,1997‧4。

2.《X山豬的故事/1994》(「臺灣世紀末三部曲─(II)」),臺北:書林,1997‧12。

3.《臺灣人間(兼)神/1996》(「臺灣世紀末三部曲─ (III)」),臺北:書林,1997‧12。

4. Bridge of Magpies, 《藝術論衡》,台南: 成大藝術研究所,第5期,131-149,1999。(劇本)

5.《石光生散文集》,台南: 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9。

6.《我們不是這樣長大的/2002 福爾摩Sarss/2003》(「臺灣世紀末續曲─I, II」),臺北:書林,2004。

7.《台灣第一女司機》,岡山:高雄縣文化局,2006‧12。


(5) 建教研究計畫

1.主持人, 「八十六年度高雄縣藝文資源調查-展演空間、歲時祭儀類」,高雄縣政府文化局,(85/7-86/6)

2. 主持人,「新錦福傀儡戲梁寶全技藝保存計畫(第一期)」,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86/1-86/6)

3. 主持人,「八十六年度鄉鎮展演設施(南區)經營管理研討會」,文建會,(86/6-86/9)

4. 主持人,「八十七年度高雄縣藝文資源調查」,高雄縣政府文化局,(86/8-87/6)

5. 主持人,「新錦福傀儡戲梁寶全技藝保存計畫(第二期)」,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86/7-87/6)

6. 主持人,「八十七年度鄉鎮展演設施(南北區)經營管理研討會」,文建會,(86/10-87/5)

7. 主持人,「鄉鎮展演設施導覽手冊編纂計畫」,文建會,(87/12-88/6)

8. 主持人,「潮州鎮明興閣技藝保存計畫」,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88/1-88/12)

9. 主持人,「永興樂張歲皮影戲技藝保存計畫」,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88/10-89/12)

10. 主持人,「高雄縣藝文資源調查─原住民文化類」,高雄縣政府文化局,(89/4-89/12)

11. 主持人,「屏東縣祝安、全樂閣、復興社掌中劇團傳承技藝保存計畫」,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90/3-90/12)

12. 主持人,「台南市藝文資源調查-戲劇類」,臺南市立藝術中心,(90/9-90/12)

13. 主持人,「高雄市藝文資源調查-戲劇類」,高雄市立文化中心,(90/12-91/5)

14. 主持人,「台南市藝文資源調查-舞蹈、展演空間、人文景觀、鄉土雜技類」,臺南市藝術中心,(90/9-90/12)

15. 主持人,「高雄縣藝文資源調查-展演空間、歲時祭儀類」,高雄縣政府文化局,(90/12-91/11)

16. 主持人,「臺灣傳統戲曲學術研討會」,「教育部推動國立大學研究所基礎教育重點改進計畫」,成功大學文學院,(91/10-91/12)

17. 主持人,「『地方文化館計畫』既有輔導點(南區表演館)現況調查暨評析」,文建會, (92/4-92/7)

18. 主持人,「公共建設計畫投資效益之評估」,文建會,(92/6-92/12)

19. 主持人,「九十二年度臺南市藝文資源調查戲劇類暨數位典藏計畫」,文建會,(92/12-93/6)

20. 主持人,「高雄縣皮影戲館終身學習計畫」,教育部委託,高雄縣文化局,(93/4-12)

21. 主持人,「布袋戲主題知識網建置計畫」,國立傳統藝術中心,(94/5-94/11)

22. 主持人,「布袋戲主題知識網第二階段建置計畫」,國立傳統藝術中心,(95/5-11)

23. 主持人,「高雄縣傳統表演藝術普查計畫」,高雄縣文化局,(95/8-96/3)

24. 主持人,「屏東縣布袋戲傳承與劇場藝術研究出版計畫」,國立傳統藝術中心,(95/10-96/5)

25. 主持人,「傳統藝術文物-皮影戲詮釋暨建檔計畫」,國立傳統藝術中心,(95/10-96/6)

26. 主持人,「高雄縣合興皮影戲藝術出版計畫」,高雄縣政府文化局,(95/9-96/2)

27. 主持人,「布袋戲主題知識網第三階段建置計畫」,國立傳統藝術中心,(96/5-96/11)

28. 主持人,「新興閣鍾任壁布袋戲傳承與技藝撰寫計畫」,國立文化資產總管理處,(97/6-12)

29. 主持人,「偶戲世界-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數位典藏計畫」,國科會,(97/3-98/7)

30. 核心研究人員,「『跨文化研究』─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專題教學研究社群發展計畫」,教育部,(99/8-100/1)


(6) 指導論文

1. 林世君,1995,Illusion Versus Reality: Dramatic Structure in David Henry Hwangs M. Butterfly.  (幻覺與現實之對立:論黃哲倫之《蝴蝶君》中的戲劇結構),中正大學外文所。

2. 黃郁芳,1995,A Thematic Study of La Ronde,(《《圓舞》之主題研究》),中正大學外文所。

3. 林美鸞,1996,《光復後臺灣地方戲劇演出情形與社會轉型關係初探(1945-1970)─以東華皮戲團、新興閣掌中劇團、拱樂社為例》,中正大學歷史所。

4. 吳育珊,1996,《屏風表演班之研究:1986-1996》,成大藝術研究所。

5. 林曉玟,1997,《九歌兒童劇團之研究》,成大藝術研究所。

6. 黃慧敏,1997,《解嚴後臺北地區小劇場現象研究》,成大藝術研究所。

7. 蔣耀賢,1998,《社區總體營造與鄉鎮文化藝術發展》,成大藝術研究所。(獲得高雄縣政府本土文化碩士論文獎助金)

8. 林頌恩,1998,《台東縣延平鄉布農族幼稚園鄉土文化教學研究》,成大藝術研究所。

9. 林安英,1998,《楊逵戲劇作品研究》,成大中文研究所。(與馬森共同指導)(獲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碩士論文獎助)

10. 蘇秀婷,1999,《客家改良戲之研究─以桃、竹、苗三縣為例》,成大藝術研究所。(與鄭榮興共同指導)(獲得苗栗縣政府碩士論文獎助金)(考取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班)

11.梁慧婷,1999,《明興閣掌中戲團營運方法研究》,成大藝術研究所。

12.廖瑩芝,2000,《九○年代臺北同志戲劇》,成大藝術研究所。

13.倪雅慧,2000,《台灣新編京劇中現代劇場方法之運用》,成大藝術研究所。(獲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碩士論文獎助)

14.葉三銘,2000,《元雜劇中復仇之情節與人物》,成大藝術研究所。

15.楊國彥,2001,《高雄南風劇團之研究》,成大藝術研究所。

16.楊嘉玲,2001,《台灣客籍作家文學作品改編電影研究》,成大藝術研究所。

17.林永昌,2001,《高雄縣校園皮(紙)影戲競演劇本研究》,成大藝術研究所。(考取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班)

18.林盈志,2002,《當代台灣後設劇場研究》,成大藝術研究所。

19.陳郁菁,2003,《台灣野台歌仔戲丑角研究─以台南市秀琴歌劇團為例》,成大藝術研究所。

20.盧佳惠,2003,《語言的暴力、破壞與拼貼─以臺灣當代戲劇為例》,成大藝術研究所。(獲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碩士論文獎助)

21.楊維中,2004,《恩斯特‧托勒劇作中人文主義》,成大藝術研究所,2004。(考取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博士班)

22.楊雅琪,2004,《玉泉閣傳承體系研究》,成大中文研究所,(與馬森共同指導)(獲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碩士論文獎助)

23.沈玲玲,2004,《臺南人劇團經營研究》,成大藝術研究所。

24.蘇煥豪,2004,《臺南地區西拉雅族祀壺文化與其壺器研究》,成大藝術研究所,(與陳信雄教授聯合指導)。

25.劉處英,2005,《戲院與劇團:台灣高南兩市內台歌仔戲之研究》,成大藝術研究所。

26.王淳美,2005,《台灣戒嚴前期的《中華戲劇集》研究》,成大中文研究所博士班。(與江建俊共同指導)。

27. 吳欣怡,2006,《電視劇本《人間四月天》研究》,成大藝術研究所。

28. 蔡奇燁,2006,《八○年代以來台灣民俗藝陣與現代舞表演形式融合之研究》,成大藝術研究所。

29. 彭稚婷,2008,《現實與理想的角力:辛恩的戲劇象徵研究》,成大藝術研究所。

30. 洪春峰,2009,《敘述風格的轉折:佛妮絲戲劇研究》,成大藝術研究所。

31. 張珩,2010,《台灣同志劇場研究:2000-2009年》,臺藝大表演藝術所。

32.方尹倫,2010,《台灣當代劇場跨文化改編研究:2000-2009年》,臺藝大戲劇系碩士班。

33.林人中,2010,《《漢字寓言》書寫的再現與表意實踐》,臺藝大戲劇系碩士班。

34. 劉大瑋,2010,《賈克樂寇小丑技巧在台灣的實踐-以沙丁龐客兩齣戲為例》,臺藝大戲劇系碩士班。。

35. 馬思源,2010,《論劇場型式的生成─以三齣《白水》為例》,成大藝術研究所。

36. 李東寬,2010,《作家或劇場寫實:史詩劇場的進與止》,成大藝術研究所。

37. 陳瑞松,Distorting or Transcending Shakespeare:Shakespearean Adaptations in Taiwan (1986-2004),中正大學外交系博士論文。(指導中)

(7)專業服務

政府民間團體諮詢
1.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戲劇評議委員

2.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戲劇評議委員

3.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戲劇類評審委員

4.教育部留學考試命題口試委員

5.教育部專科/大學戲劇科系評鑑委員

6.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戲劇評議委員

7.國立編譯館藝術與人文教科書(國中)審查委員

8.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戲劇獎評審委員

10.財團法人周凱劇場基金會理事

11.高雄縣政府文化咨詢委員

12.高雄縣戲劇創作獎評審委員

13.臺南市府城文學獎戲劇類評審委員

14.高雄市文藝獎戲劇類評審委員

15.高雄市政府文化咨詢委員

15.雲林縣文化局戲劇評議委員

16.臺南縣文化局戲劇評議委員

17.屏東縣政府文化咨詢委員



Ø基本資料:劉晏慈  兼任助理

Ø現職︰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研究生/兼任助理

Ø研究興趣︰現代戲劇、表演藝術、跨文化戲劇與劇本研究

Ø工作內容:尋找文獻資料協助、教材準課堂拍照記錄、資料更新、行政作業處理(文件提供、款項申請、資料建檔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