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7日 星期五

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班99學年第1學期

授課教師: 石光生 教授
電話: 2580
電子信箱: kuang@ntua.edu.tw
上課時間: 每週二9:00-12:00
上課教室: 研究生A研討室
Office hour: 每週二9:00-12:00

一、教學目標:
碩士班之目標在於訓練學術基礎研究人才,本課程係日間碩士班重要基礎課程。其目標在於引導學生學習多元研究方法,並實際撰寫論文,模擬發表,以為撰寫課程報告與碩士論文鋪路。

二、教學概要:
為落實前述目標,本課程內容包含
()  論文寫作格式
()  論文選讀
()  研究方法論
()  田野調查
()  資料搜集研析
()  論文架構
()  論文書寫
()  研究案例研討

三、授課方式:
資料閱讀研析、分組報告、田野實務、論文撰寫呈現

四、評分標準:
1.平時成績: 30%
含上課討論、發言及出席狀況。 
2.文章摘要: 30%
請將指定或建議之閱讀文章內容寫成一頁摘要,並於課堂中作為討論之依據。
3.期末報告: 40%
請針對本學期學習之內容,自定一研究方向與題目,並運用理論分析。報告含口頭與書面部分,口頭報告時間為30分鐘,以Powerpoint呈現書面報告長度約1215頁。
評分標準:1.課堂表現30%  2.期中報告30%   3.期末報告40%

教科書:
石光生,〈論張德成皮影戲《內臺演戲記錄》(1952-1967)反映的臺灣內臺戲劇場文化〉,《民俗曲藝》,146期,2004157-216
石光生,〈台灣傀儡戲完婚願表演的儀式劇場特質〉, Fiction and Drama (《小說與戲劇》),台南:成功大學外文系,Vol. 12, 2000,19-36
石光生,《跨文化劇場:傳播與詮釋》,台北:書林,2008
胡志毅,〈戲劇與宗教儀式〉,《神話與儀式:戲劇的原型闡釋》,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
彭兆榮,《文學與儀式:文學人類學的一個文化視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Pavis, Partice.  The Intercultural Performance Reader.  London: Routlege, 1996.
Pavis, Partice.  Theatre at the Crossroad of Culture.  London: Routlege, 1992.
Turner, Victor. “Are there universals of performance in ritual, myth, and drama?”, By Means of Performance: Intercultural Studies of Theatre and Ritual. Ed. Richard Schechnr and Willa Appe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8-18.

參考書:
石光生,《重要民族藝術藝師生命史(I) ─皮影戲張德成藝師》,台北:教育部, 1995
石光生,《南臺灣傀儡戲劇場藝術研究》,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0
石光生,《中國儀式劇場藝術的發展與變革》,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1
石光生,《鍾任壁布袋戲的傳承與技藝》,台北:國立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2009
石光生,〈台灣戲曲文化產值的新思考:以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布袋戲主題知識網為例〉,彰化:明道科大,2006
石光生,〈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布袋戲主題知識網〉。
張文誠,曼陀羅的生命旅行:賴聲川《如夢之夢》的後設劇場表演。
紀蔚然,重探一九五零年代反共戲劇:後世評價與時人之論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